找到相关内容220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波罗蜜忍辱研究 恒毓(博士)

    讥、苦、乐等法故。”这段话告诉我们,“忍辱”中的“辱”的用法已经扩大了,它已不再是“耻辱”的“辱”,而是涵盖了除了谦词之外的“辱”的所有内涵,是对于包括“他人之恼”和“利(即利益)、衰(即减损)、毁(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777195.html
  • 诸家大手印比较(五)

    ;又如空中,云雾虽起,当其散去,空净自见。云雾遮空,空性仍在,毫未减损。若吾人之心,本无明净之体性者,则以任何方便,不能净之,以心本具妙明净体故,斯可以方便,拂去背觉合尘之妄念,而得背尘合觉,以成佛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0785441.html
  • 诸家大手印比较(七)

    畏惧之感,未能断除减损或增益等,是名中品离戏瑜伽。于所显轮廻涅槃一切法,执空、定解之执着,已得解脱,并离希畏之心,断除增损,是名上品离戏瑜伽。   若一味瑜伽,以分别念所显,内外一切通达,法尔明体一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0885443.html
  •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──兼论儒佛伦理思想之异同

    财及子孙等;“懈堕”是指不勤勉。佛陀并进一步详列六种行为的细目及缺失,认为这些行为,将使家产财业日日减损。“六损财业”的内容比一般的“十不善业”更为详尽。在这里可以看出佛陀对在家人守护家业的谆谆教诲。...博戏等六种行为,如果不予以节制的话,将使家产财业日日减损。而在最后偈颂中再指出生财、积财、护财与用财的重要,佛陀说:   先当习伎艺,然后获财业,财业既已具,宜当自守护。   出财未至奢,当撰择...

    王开府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

    |伦理|儒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828441422.html
  • 《集量论》略解(十六)B

    按《方便心论》等古因明典籍中列出的过类也可以。要是按正理派的说法,缺减相似是叫减损相似,是正理派过失中的第四种过失。正理派的过失总共有二十四种,陈那论师立的这十四种过类其实不过是把《正理经》二十四过类...如是其余相同等,亦尔。”这一句长行呢,法尊法师在括号中说了,说,其余相同是指“增相同、减相同、响相同、非响相同、道理相同、对喻相同、分位相同。”增相同、减相同就是正理派的增益相似、减损相似,至于这个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5838370.html
  • 紫柏真可禅学思想之研究

    修悟、证悟,亦当阅熟一部教乘,以求解悟,其闲习气,以熏力故,不求减损而自减损。然此亦必以证悟为心。[注45] 由此可见,真可不但否定经教会妨碍禅悟体验之说。相反的,他正面的肯定对于经教的深入,能使心性...

    范佳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1746872.html
  •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──兼论儒佛伦理思想之异同

    认为这些行为,将使家产财业日日减损。“六损财业”的内容比一般的“十不善业”更为详尽。在这里可以看出佛陀对在家人守护家业的谆谆教诲。  四、善生经的人际伦理──六伦思想  上述“四结行”“四处”及“六...损财业”中,佛陀列举饮酒、博戏等六种行为,如果不予以节制的话,将使家产财业日日减损。而在最后偈颂中再指出生财、积财、护财与用财的重要,佛陀说:  先当习伎艺,然后获财业,财业既已具,宜当自守护。  出财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347036.html
  •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著:近乎佛教徒(3)

    同伴很可能会我行我素,因而有意无意地减损了他的自由。这怪谁呢?当然是这位孤独仁兄了。因为他的无聊造成了他的减损。如果不是无聊和寂寞,他可以还是自由的。  我们善于限制自己的自由。即使能够,我们也愿裸体...

   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647904.html
  • 大菩提乘(三)

    得以去除「所拥有之物质量太好而舍不得布施」这第三个障碍。  (4)在布施之后看到财物减少时,菩萨这么省思:「逃不开毁灭与损失是财物的本质。由于以往我没有进行毫不减损的布施,因此我现在面对财物减损。我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549274.html
  •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

    ,(简称<瑜伽行>),页277。  16. 同注四,页18-23。  页39  遍计所执性包含了意言与语言,诸如色等。因此,宣称遍计所执性不存在,就是对意言与语言的一种减损执,也就是对事体(vastu)的一种减损执。你们会说:不存在的是那些吾人遍计(为存在)的(意言与语言的)对象,如在绳处中的(遍计为)蛇那样。但(我们的回答是)遍计(的对象)并非不存在。(此绳)不是被那想像它是相似性的所混淆之心的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852379.html